出品 | 搜狐健康
作者 | 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肖潇、主治医师 任吉振
编辑 | 刘家碧
立秋是秋季来临的信号,气候由湿热转为干燥,伴随植物的自然更替,空气中的花粉(如蒿草、豚草、葎草等)等过敏原浓度显著增加。这些过敏原通过呼吸道进入鼻腔,易敏人群鼻腔黏膜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,最终导致鼻黏膜处于超敏感状态。同时,伴随着气温降低,昼夜温差增大,如果鼻腔本身就处于超敏感状态,一冷一热的非特应性刺激会更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。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提醒,如果家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,家长应在立秋前提前让孩子采取干预措施,以减少症状发作。
我家孩子到底是常年性鼻炎还是季节性鼻炎?
常年性鼻炎和季节性鼻炎的区别在于吸入性过敏原不同。如果是尘螨、真菌、宠物毛屑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就会引起常年性鼻炎。如果是在春秋季才发作,如榆、杨、蒿属等过敏原就会引起季节性鼻炎。
展开剩余74%根据北京市气象部门和园林绿化局的监测,秋季花粉季(8月下旬至9月下旬)即将到来。预计8月中旬起蒿草、豚草等草本植物花粉浓度将显著上升,8月下旬达到高峰。
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哪些?
1、鼻痒
鼻部瘙痒,儿童常表现为揉鼻子、做“鬼脸”、吸鼻子。频繁的揉鼻子还会增加鼻出血的风险。
2、阵发性喷嚏
患者突然连续打好几个喷嚏,尤其是早晨起床或接触过敏原以后,比如接触猫狗,或者出入花草茂盛场所后。
3、清水样鼻涕
鼻涕稀薄、量多,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学习和休息。由于鼻腔和咽部相通,当患者平卧位时(夜间睡眠),鼻涕倒流入咽部刺激咽部黏膜,可引起咽痒、咽部不适,多表现为咳嗽,但无肺部炎症表现。
4、鼻塞
单侧或双侧鼻腔堵塞,严重的患者可能伴随嗅觉减退。表现为呼吸音粗,夜间睡眠打鼾或张口呼吸,影响患者睡眠质量。长时间鼻塞还会引起鼻窦炎、中耳炎等并发症。
5、眼部症状
部分患者合并过敏性结膜炎,出现眼痒、流泪、红肿。过敏高发期,耳鼻喉科通常需要和眼科联合治疗,眼部黏膜和鼻部、咽喉部黏膜都可出现过敏表现。
6、其他症状
如扁桃体、腺样体肥大、哮喘、抽动症等。
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?
1、提前使用鼻喷激素预防
对于应季患者,建议在症状出现前1—2周开始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,以缓解鼻腔黏膜的超敏感状态,可能仍会出现过敏表现,但可以明显减少鼻炎的发作程度。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: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抑制鼻黏膜炎症反应。因为是外用激素,安全性较高,和口服的全身作用的激素不同,家长无需担心短期使用引起的全身性副作用。效果较持久:每日使用1—2次,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,可以维持一天的抗过敏作用,尤其是儿童群体依从性较差,越少的使用频次越能起到更好的效果。
2、减少过敏原接触
根据需要佩戴合适的口罩(如N95或医用外科口罩),减少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的吸入。冷空气刺激较多的患者晨起用温水洗漱,秋冬季节可以佩戴保温口罩减少寒凉刺激。 接触过敏原或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(可用生理盐水鼻喷或洗鼻器冲洗)。
3、定期做好室内卫生
保持室内卫生可减少霉菌的浓度。做好家里的通风和日光照射,控制好床单和窗帘等容易产生过敏原的日常接触用品。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,减少通风,可考虑使用新风系统或其他过滤设备。
4、调节免疫力,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
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减少身体疲劳导致的免疫力下降。
5、饮食调理
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Omega—3的食物,如橙子、深海鱼。减少辛辣、寒凉刺激性食物。
6、适度运动
如游泳、跑步等,增强体质,但避免在花粉多的户外剧烈运动。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可选择陪同儿童进行规律的有氧慢跑,可增强鼻腔黏膜防御功能,调节免疫功能,降低鼻部过敏反应强度。长期用药患者,有规律的慢跑可能减少过敏性鼻炎用药量。
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?
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可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。
如症状较轻正规股票杠杆平台,可用生理盐水冲洗+二代、三代抗组胺药。若症状逐渐加重,需用鼻用激素+口服抗组胺药,必要时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。反复发作且症状持续的鼻炎,可考虑免疫治疗(脱敏治疗),务必在耳鼻喉科专科干预。
发布于:北京市